熱門文章

2012年3月18日 星期日

自慢

http://www.books.com.tw/exep/prod/booksfile.php?item=0010358431
一個人的自我學習對話  
一個平凡人,完全依照社會所提供的現成路徑,摸索前進:小學、中學、大學;讀書、畢業、工作;學習、檢討、改進;危機、挫折、轉機。所幸沒有在人生的波浪中滅頂,現在看起來還有機會在高度的競爭中全身而退! 這就是我——一個不願成為公務員,只好闖盪民間企業的工作者,從小職員出發,為了存活,努力工作;慢慢追隨著組織安排的步驟,一步步向前邁進。順利但不代表沒有波折,學習、嘗試錯誤,調整、改進;再學習、再摸索,最後慢慢找到答案。從工作者、小主管、高級主管、決策者、創業者,我幾乎歷經了所有的層級,以及組織中所有的可能。  媒體是我的工作舞台,創辦《商業周刊》,讓我更深刻的體會企業經營與職場工作的互動,從不間斷的專欄寫作,讓我仔細的咀嚼、反思工作上的一切。最近幾年,我放棄了總體經濟的分析、評論;回歸個人、工作、學習成長、職場生活體驗的分享。或許是因為台灣讀者厭倦了社會的混亂,這個專欄得到我從來沒體驗過的回響,我自己與自己的自我成長、學習對話,成為大眾讀者討論互動的題材。 經過一段時間的嘗試,我的專欄逐漸找到「標準作業規範」,每一篇都從一個具體的現場情境開始,也許是一個場景、一個說法,或一個辦公室短劇;接著再導入我的觀點、對策,有些還有步驟、方法,最後有我個人的建議與結論。  每一篇的劇情,都是真的,都是我與同事、朋友實際發生的情境。但經過修飾,以免對號入座,引起困擾。其中的觀念、想法、架構、邏輯,都是我深刻的體驗,也是我內心不斷自我探索、對話的結果,我手寫我口,我手說我做,我做源於我思、我想,而我想則反應了我長期以來的學習與改變,這一切,充滿了我原創的何氏風格。
原創指的是表達形式,但核心概念、價值觀,我事後看來,毫無創新之處,因為都是最基本的社會價值觀,也是一般人耳熟能詳,接近八股的原則與態度,例如:道德、樂觀、認真、堅持……。
這證實了我是個平凡的工作者,我用自己的體驗,重新註解了每一個人在工作、待人、處世、生活上共通的普世價值,或許是因為我誠實,願意開放內心世界與大家分享,也或許是因為內容具實用價值,所以讀者也給了我一些掌聲。
現在,我把這些體會集結、整理,重新呈現,其實是想給自己留存,並不敢期待能給讀者更多啟發,就容許我這個平凡人,再做一次讓自己感覺良好的事吧!  「自慢」是什麼?「自慢」怎麼說? 
書名用「自慢」,這兩個字是日本語法的中文,指的是一人最拿手的事物,最常見的用法是餐廳貼出的軒串文案:味自慢……,就表示某某菜是餐廳廚師的最自信、最有把握的絕活。這種說法與我的工作哲學完全吻合,因此「自慢」變成了書名。
我對工作的想法是,每一個人存在的價值是因為他有一種能力,或專長,或專業,十分自信,很少人能比,每一個人用這種能力服務別人、效力公司,贏得認同、贏得尊敬,也賴以安身立命。
 這正是「自慢」的意思,每一個人都要找到「自慢」的絕活,要努力學習「自慢」的專業,在現代職場上,每一個人用「自慢」的專業提供服務,相互滿足,「自慢」形成每一個人的核心組織。
我進一步體會「自慢」的含意,背後的意境發人深省:
 (一)「自慢」隱含了一個人一輩子的承諾及永遠的追逐,才有機會形成最拿手的「自慢」。「自慢」是每個人一生的榮譽也是心靈的認同。
 (二)「自慢」是追根究柢的研究、學習與永不停止的反覆練習,才能形成。這可能是畢生的苦功。
 (三)「自慢」是自己最拿手的絕活,是壓箱底的工夫,但並沒有驕傲自大的意思,反而有一點野人獻曝的謙卑,展現「自慢」是期待呈現最完美的自己,讓別人得到最大的滿足。  如果我這些體會沒錯,「自慢」不就是人生最完美的形容嗎?我們的努力,就是要找到自己的定位、找到自己的價值,服務別人、奉獻社會;同時也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生存方法。「自慢」不就隱含了所有的意思,我們一輩子追逐「自慢」、培養「自慢」、揮灑「自慢」、奉獻「自慢」、販賣「自慢」,用「自慢」聯結外在世界,也用「自慢」彰顯每一個人的價值。 一輩子我都在努力學習「自慢」中

閱讀空氣

什麼是「閱讀空氣」?

閱讀空氣已是現代生存必要的關鍵能力。

從去年開始,「你也閱讀一下空氣吧!」成為日本職場個人管理界最熱門的關鍵字,閱讀空氣儼然成為企業、個人、甚至政治領導人的管理新顯學。 

什麼是「閱讀空氣」?這是來自日文(Kuuki Yomenai,直譯為「不會讀空氣」),簡稱「KY」。用中文來說,就是「白目」、「沒sense」、「狀況外」。

空氣,無色無味,難以察覺,人類卻不能沒有它。

同樣地,不同的人與人之間,會形成不同的場域空氣。同樣無色無味,卻可以透過靈敏的觀察,體會出它的流動與變化。

「閱讀空氣」並非只是單純察言觀色,而是培養觀察環境氛圍、提出並溝通改善意見,再加上落實執行的綜合能力。 

2012年2月26日 星期日

一個小男孩

前幾天看到一篇故事,令為師的我感到十分震撼,值得深思,和大家分享:
        從前,有一個小男孩開始上學。他是那麼小,而學校卻是那麼大。當他發現一走進大門就可直通他的教室時,他感到高興極了。他覺得學校似乎不再是那麼大了。
        他上學後不久的一個早上,老師說:「今天我們來畫畫。」「好極了!」小男孩心中暗想,因為他喜歡畫畫。他能畫各色各樣的東西,例如獅子和老虎,雞和牛,火車和船等等。於是他取出蠟筆,開始畫起來。但老師說:「等一等,我還沒叫你們開始呢!」
        老師一直等班上每一位同學看起來都準備好了,才又說:「現在,我們來畫花。」「好極了!」小男孩心中暗想,因為他喜歡畫花。於是小男孩開始用粉紅、橙黃以及藍色的蠟筆,畫出美麗的花兒。但是老師說:「等一等,等我教你們怎麼畫。」老師在示範中,畫了一朵紅花,連著一根綠莖。
        「就是這樣畫。」老師說:「現在你們可以開始了。」小男孩一面看看老師的花,一面又看看他自己的花。他心裡還是比較喜歡自己所畫的,但他沒有說出來。他將畫紙反過來,模仿老師的畫。畫出來的也是一朵紅花,連帶著一根綠莖。
        有一天,當小男孩開門走入教室時,老師說:「今天我們用黏土來做東西。」「好極了!」小男孩心中暗想,因為他喜歡黏土。他能用黏土做各式各樣的東西,例如蛇和雪人,象和老鼠,汽車和卡車等等。於是他開始揉捏他的那團黏土。但是老師說:「等一等,我還沒叫你們開始呢!」他一直等班上每一位同學看來都準備好了,才又說:「現在我們來做盤子。」「好極了!」小男孩心中暗想,因為他喜歡做盤子。於是他開始捏塑各式各樣和各種大小的盤子。但是老師說:「等一等,等我教你們怎麼做。」他教每位同學怎麼做一隻深盤子。「就是這樣做。」老師說:「現在你們可以開始了。」小男孩一面看看老師做的盤子,一面又看看自己做的盤子,他心裡還是比較喜歡他自己所做的,但他沒有說出來。他把黏土重新揉成一團,模仿老師,也捏出了一隻深盤子。
        久而久之,小男孩學會了等待,學會了觀望,也學會了做出與老師所做的一模一樣的東西。他再也不主動的做自己的東西了。
        過一段時候,小男孩和他的家人搬家了。他們搬到另一個城市去住,因此小男孩只得轉進另一所學校。這個學校比從前那所學校還要大,而且進入校門後也不能直通他的教室。他必須爬上幾級階梯,再走過一條長走廊,然後才能到達他的教室。他上新學校的第一天,老師說:「今天我們來畫畫。」
        「好極了!」小男孩心中暗想。他一直等老師來指示他該畫些什麼,該怎麼畫。可是老師什麼也沒說,只是在教室裡走來走去。當他走到小男孩的前面時,就說:「你不要畫畫嗎?」「要的。」小男孩回答:「我們要畫些什麼?」「在你畫好之前我可不曉得喔!」「我要怎麼畫呢?」小男孩問。「你要怎麼畫都可以。」老師答。「用任何一種顏色?」小男孩又問。「是的,任何一種顏色。」老師說:「假如人人都畫同樣的東西,都用同樣的顏色,那麼我怎會曉得誰畫了什麼,哪一張是他的畫呢?」
        「我不知道。」小男孩說罷,開始畫畫。最後畫出來的,竟是一朵紅花,連著一根綠莖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【故事摘自師友月刊】
        教書這些年來,一直沒有停止過問自己:能帶給學生什麼?能教給學生什麼?從小到大,當一個孩子開始接受教育,懂得遵守規範,增長了智慧,獲得了知識、才藝、技能......,然後呢?他的想像世界,他心中那朵幻想之花,是否就離他越來越遠了呢?

2012年2月25日 星期六

教師即陌生人

http://ir.lib.ntnu.edu.tw/retrieve/31152/ntnulib_ja_K0101_1801_111.pdf

主張教師須透過哲思來釐清自我意識,且應如返鄉遊子般,以嶄新的視野來覺察生活中的每一天,同時透過教育的歷程,也讓學生能自我覺察、自我選擇、自我實現,進而提升自我意識。

啟示如下:
(l)教師須重新審視自己的角色及境遇;
(2) 教師應關注學生是獨特的生命個體;
(3)教師應透過哲思建立自我的教學立論;
(4) 教師須像「返鄉遊子」重新體悟教學;
(5) 教師可透過藝術開啟學生嶄新的生命視野;
(6) 教師應哲思抉擇教學活動的價值規準;
(7)教師應使師生雙方皆能提升自我意識

2012年2月19日 星期日